鲍照 简介
「南北朝」-
鲍照(412?-466)字明远,东海(今江苏省涟水县北)人。出身贫寒。因向宋临川王刘义庆献诗而受到赏识,被任为国侍郎。文帝时迁中书舍人。临海王子项镇荆州,鲍照又任前军参军,所以世称鲍参军。后临海王谋反,鲍照死于乱军之中。他生活在南北中国分裂,门阀士族当权的时代,一生关心国家命运,对刘宋王朝的政治深为不满。但由于「家世贫贱」而在宦途上饱受压抑。鲍照是宋代成就最高的诗人。他的诗歌思想内容较丰富,具有明显的社会意义。有些诗直接反映了人民在战乱和徭役压迫下的痛苦生活,表达了作者要求保卫国家的热烈愿望,和对士族门阀的揭露和愤怒抗议。但也有的作品流露了乐天安命、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和感伤情绪。鲍照的七言诗和杂言乐府继承了汉魏乐府的传统又有所发展,具有感情慷慨奔放,词采新奇丰盛,音节激昂顿挫的特点。尤其是他的七言诗,对于当时诗体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。《南齐书·文学传论》说他「发言惊挺,操调险危」,这种独特的浪漫主义风格对于唐代诗人产生过重要影响。今传《鲍参军集》十卷。诗集的注本有黄节《鲍参军诗注》较完善。
鲍照创作以诗为主,今存204首。《拟行路难》18首,表现了为国建功立业的愿望、对门阀社会的不满、怀才不遇的痛苦、报国无门的忿懑和理想幻灭的悲哀,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贫寒士人的生活状况。少部分诗描写了边塞战争和征戍生活,为唐代边塞诗的萌芽。
-
鲍照文学成就
鲍照创作以诗为主,今存204首。《拟行路难》18首,表现了为国建功立业的愿望、对门阀社会的不满、怀才不遇的痛苦、报国无门的忿懑和理想幻灭的悲哀,真实地反映…详情鲍照纪念场所
鲍照墓在黄梅县黄梅镇东禅寺村,黄梅县土肥测试站内。鲍照墓地有封土堆高2米,墓向坐北朝南,墓前有碑,高1.96米,宽0.9米,上刻“南朝宋参军鲍公明远之墓”,字…详情鲍照生平
鲍照的青少年时代,大约是在京口(今江苏镇江)一带度过的。元嘉期间(424—453年)被宋文帝刘义隆聘为国侍郎。孝武帝即位后,为大学博士兼中书舍人,出任魏陵…详情
鲍照相关资料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(或整理自网络),原作者已无法考证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诗词吧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,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转载请注明:原文链接 | http://www.cquctt.cn/shiren/9.html
鲍照的诗词
- 《拟行路难(洛阳名工铸为金博山)》
- 《拟行路难》
- 《拟古(十五讽诗书)》
- 《代东门行(伤禽恶弦惊)》
- 《玩月城西门廨中(始见西南楼)》
- 《拟古(幽并重骑射)》
- 《拟行路难(秋思忽而至)》
- 《咏史·五都矜财雄》
- 《代白头吟》
- 《发后渚》
- 更多鲍照的诗词>>>
热门名句
- 拨云寻古道,倚石听流泉
- 迢递路回清野,人语渐无闻,空带愁归
- 梅定妒,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
- 只愿君心似我心,定不负相思意
- 雨中百草秋烂死,阶下决明颜色鲜
- 谤书盈箧不复辩,脱身来看江南山
-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
- 忆得盈盈拾翠侣,共携赏、凤城寒食
- 霰雪纷其无垠兮,云霏霏而承宇
- 琵琶金翠羽,弦上黄莺语
热门成语
- 共挽鹿车 [gòng wǎn lù chē]
- 数短论长 [shǔ duǎn lùn cháng]
- 舍死忘生 [shě sǐ wàng shēng]
- 铿镪顿挫 [kēng qiāng dùn cuò]
- 十年生聚,十年教训 [shí nián shēng jù,shí nián jiào xùn]
- 惊弓之鸟 [jīng gōng zhī niǎo]
- 告老还家 [gào lǎo huán jiā]
- 指天射鱼 [zhǐ tiān shè yú]
- 以子之矛,攻子之盾 [yǐ zǐ zhī máo,gōng zǐ zhī dùn]
- 冰炭不言,冷热自明 [bīng tàn bù yán, lěng rè zì míng]